一、题目
如图所示,RTA使用NAT技术,且通过定义地址池来实现多对多的非NAPT地址转换,使得私网内主机能够
访问公网。假设地址池中仅有两个公网IP地址,并且已经分配给主机A与B做了地址转换,而此时若主机C也
希望访问公网,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RTA分配最后一个公网地址给主机C,主机B被踢下线
B. 所有主机轮流使用公网地址,都可以访问公网
C. 主机C无法分配到公网地址,不能访问公网
D. RTA分配第一个公网地址给主机C,主机A被踢下
二、答案
C
三、解析
地址池中只有两个公网IP地址,且这两个地址已经被占用,没有更多的公网IP地址可供分配给主机C。因此,主机C将无法获得公网IP地址进行NAT转换,从而无法访问公网,除非其中一台主机的会话结束,释放出公网IP地址,或者管理员增加地址池中的公网IP地址数量。
四、扩展 — NAT
NAT,全称为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是一种网络技术,用于将一个IP地址空间映射到另一个IP地址空间。NAT主要用于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并且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网络安全保护。以下是NAT的一些关键特性和类型:
关键特性:
- 地址重用:NAT允许多个设备(通常在私有网络内)共享一个或少数几个公网IP地址。
- 访问控制:通过NAT,可以控制哪些内部设备可以访问互联网,以及哪些服务可以被外部网络访问。
- 隐藏内部网络结构:NAT隐藏了内部网络的IP地址,对外只显示转换后的公网IP地址,增加了网络的安全性。
- 协议支持:NAT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包括TCP/IP、UDP等。
NAT的类型:
静态NAT(Static NAT):
- 为内部网络中的每个设备分配一个固定的公网IP地址。
- 通常用于需要从外部网络访问内部服务器的场景。
动态NAT(Dynamic NAT):
- 地址池中的公网IP地址会动态分配给请求访问外部网络的内部设备。
- 当内部设备完成通信后,公网IP地址可以被回收并重新分配给其他设备。
端口地址转换(PAT)/NAPT(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
- 也称为多对一NAT或会话NAT。
- 允许多个内部设备共享单个公网IP地址,通过端口号区分不同的会话。
- 这是最常见的NAT形式,因为它极大地节省了公网IP地址。
NAT的工作原理:
- 当内部网络的设备尝试访问外部网络时,它的私有IP地址和源端口号会被NAT设备捕获。
- NAT设备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并可能更改源端口号(在PAT中)。
- 转换后的数据包被发送到外部网络。
- 当响应数据包返回时,NAT设备会反向转换IP地址和端口号,将数据包路由回原始的内部设备。
NAT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网络和家庭网络中,以提供地址转换、访问控制和网络安全。然而,NAT也可能带来一些挑战,比如在某些类型的网络流量和协议中可能导致连接问题,因此需要仔细配置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