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
OSPF协议使用哪种报文请求本地缺少的LSA?
A. LSU
B. LSACK
C. HELLO
D. LSR
二、答案
D
三、解析
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协议与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协议都是链路状态的动态路由协议,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 协议基础:
- IS-IS:最初基于OSI模型设计,后来扩展支持IP网络。
- OSPF:专为IP网络设计,是IETF标准协议。
- 区域划分:
- IS-IS:使用“水平分割”的概念,区域内的路由信息不会直接泄露到其他区域。
- OSPF:通过区域(Area)划分网络,区域间通过ABR(Area Border Router)交换路由信息。
- 路由计算:
- IS-IS:在每个区域内独立计算路由,区域间通过L2路由器进行路由计算。
- OSPF:在每个区域内独立计算路由,区域间通过OSPF的区域间路由协议特性进行路由计算。
- 协议扩展性:
- IS-IS:设计上更灵活,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
- OSPF:主要针对IP网络,对其他网络层协议的支持有限。
- 邻居和邻接关系:
- IS-IS:Hello报文用于发现邻居,但所有路由器之间都会交换链路状态信息,不需要建立邻接关系。
- OSPF:Hello报文用于发现邻居,需要在路由器之间建立邻接关系以同步链路状态数据库。
- 报文类型:
- IS-IS:使用Hello、L1/L2 LSP、CSNP、PSNP等报文。
- OSPF:使用Hello、DBD、LSR、LSU、LSAck等报文。
- 认证机制:
- IS-IS:支持多种认证机制,包括密码认证。
- OSPF:支持接口级的明文和MD5认证。
- 协议开销:
- IS-IS:协议开销相对较小,因为不需要维护邻接关系。
- OSPF:协议开销相对较大,特别是在大型网络中,需要维护邻接关系和数据库同步。
- 配置和管理:
- IS-IS:配置相对简单,易于管理。
- OSPF:配置和管理可能更为复杂,尤其是在多区域配置中。
这些差异使得IS-IS和OSPF在不同的网络环境和需求下各有优势。IS-IS因其灵活性和扩展性在一些大型和复杂的网络中受到青睐,而OSPF则因其专为IP网络设计和广泛的支持而在许多环境中被广泛使用。
四、扩展—ISIS的ATT置位
IS-IS协议中的ATT置位(Attached bit)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位,其主要作用和含义如下:
- 指示连接状态:ATT位用于标识Level-1-2路由器是否连接到其他区域,特别是Level-2骨干区域。当Level-1-2路由器在其生成的Level-1 LSP中设置ATT位时,它表明该路由器连接到了Level-2区域,从而允许非骨干区域(Level-1区域)的路由器通过该Level-1-2路由器访问骨干区域。
- 生成缺省路由:当Level-1区域中的路由器收到带有ATT位被置位的Level-1-2路由器发送的L1 LSP后,它会创建一条指向该Level-1-2路由器的缺省路由。这条缺省路由使得Level-1区域的路由器能够通过Level-1-2路由器将流量路由到其他区域,包括Level-2区域。
- 条件置位:ATT位的置位条件是Level-1-2路由器在其Level-2的LSDB中发现与自己不同区域的LSP。只有当Level-1-2路由器确认自己连接到骨干区域时,它才会在发送给Level-1区域的LSP中置位ATT位。
- 配置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配置
attached-bit advertise
命令来改变ATT的置位情况。例如,使用attached-bit advertise always
命令可以使Level-1-2路由器在所有情况下都置位ATT位,而attached-bit advertise never
命令则可以阻止ATT位被置位,即使路由器满足置位条件。 - 路由决策:ATT位对路由决策有重要影响,因为它影响Level-1区域路由器是否生成指向Level-1-2路由器的缺省路由。这对于区域间的路由传播和流量转发至关重要。
IS-IS协议中的ATT置位是一个关键的机制,它允许非骨干区域的路由器了解并访问骨干区域,从而实现区域间的路由传播和网络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