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
VLANIF接口通过数据帧的哪个信息判断进行二层转发或者三层转发?
A. 目的MAC
B. 源IP
C. 目的端口
D. 源MAC
二、答案
A
三、解析
A.目的 MAC 地址:在以太网帧中,目的 MAC 地址是帧头中的一个重要字段。当 VLANIF 接口收到一个数据帧时,它会检查目的 MAC 地址。如果目的 MAC 地址是该 VLANIF 接口的 MAC 地址,说明这个帧是发给该接口的,此时 VLANIF 接口会进行三层转发,即对 IP 数据包进行路由处理。如果目的 MAC 地址不是该 VLANIF 接口的 MAC 地址,而是其他设备的 MAC 地址,说明这个帧应该在同一个 VLAN 内进行二层转发,即直接将帧转发到对应的物理接口或 VLAN 接口。
B.源 IP 地址:源 IP 地址是 IP 数据包中的一个字段,用于标识发送方的 IP 地址。在 VLANIF 接口判断二层转发还是三层转发时,源 IP 地址不是关键因素。因为二层转发和三层转发的判断主要是基于帧的传输路径和目标设备,而不是发送方的 IP 地址。
C.目的端口:目的端口通常是指 TCP/UDP 协议中的端口号,用于标识应用层服务。在 VLANIF 接口的二层转发和三层转发判断中,目的端口并不是一个相关因素。因为这个判断是在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进行的,而目的端口是传输层的概念。
D.源 MAC 地址:源 MAC 地址是帧头中的发送方 MAC 地址。在 VLANIF 接口的转发判断中,源 MAC 地址主要用于学习 MAC 地址表,而不是用于判断二层转发还是三层转发。
四、扩展——二层转发与三层转发的区别
- 二层转发(基于 MAC 地址)
- 原理:二层转发主要基于 MAC 地址表(MAC 地址与接口的映射关系)。交换机会根据数据帧的目的 MAC 地址查找 MAC 地址表,将帧转发到目标接口。
- 应用场景:同一 VLAN 内的设备通信。例如,同一 VLAN 内的两台主机之间通信时,交换机会直接根据目的 MAC 地址进行二层转发。
- 三层转发(基于 IP 地址)
- 原理:三层转发主要基于 IP 路由表。当数据帧到达 VLANIF 接口时,如果目的 MAC 地址是该 VLANIF 接口的 MAC 地址,交换机会对数据帧进行解封装,提取出 IP 数据包,然后根据 IP 路由表查找目标网络,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接口。
- 应用场景:不同 VLAN 之间的通信。例如,VLAN 10 内的主机要访问 VLAN 20 内的主机时,数据帧会先到达 VLANIF 接口,然后进行三层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