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
下列哪个IPv6扩展报头能出现两次?
A. 目的选项扩展报头
B. 分片扩展报头
C. 上层协议数据报文
D. 逐跳选项扩展报头
二、答案
A
三、解析
A. 目的选项扩展报头
目的选项扩展报头可以出现两次,但每次出现的位置不同:
第一次出现在路由报头之后(如果有路由报头)。
第二次出现在上层协议报头之前。
B. 分片扩展报头
分片扩展报头在 IPv6 数据包中只能出现 一次,且必须位于其他扩展报头之后。
C. 上层协议数据报文
上层协议数据报文是 IPv6 数据包的最终负载,不是扩展报头,因此不适用“出现次数”的讨论。
D. 逐跳选项扩展报头
逐跳选项扩展报头在 IPv6 数据包中只能出现 一次,且必须位于 IPv6 基本报头之后的第一个扩展报头位置。
四、扩展——IPv6 扩展报头的顺序和限制
在 IPv6 数据包中,扩展报头的顺序和使用规则如下:
- IPv6 基本报头:每个 IPv6 数据包都必须包含一个基本报头。
- 逐跳选项扩展报头(可选,最多一次):必须位于第一个扩展报头位置,每个中间节点都需要处理。
- 路由扩展报头(可选,最多一次):用于指定数据包的路由路径。
- 分片扩展报头(可选,最多一次):用于数据包的分片和重组,位于其他扩展报头之后。
- 认证扩展报头(可选,多次):用于数据包的认证,可以多次出现。
- 封装安全净载扩展报头(可选,多次):用于数据包的加密,可以多次出现。
- 目的选项扩展报头(可选,最多两次):用于携带对目的地址有意义的选项,可以出现两次,但位置不同。
- 上层协议数据报文:最终负载,如 TCP、UDP 数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