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
设备链路聚合支持哪些模式?
A. 混合模式
B. 手工负载分担模式
C. 手工主备模式
D. LACP模式
二、答案
BD
三、解析
A. 混合模式
错误。链路聚合通常没有“混合模式”这一标准术语。链路聚合的模式主要分为手工模式和动态模式(如LACP模式)。
B. 手工负载分担模式
正确。手工负载分担模式是一种链路聚合的配置方式。在这种模式下,管理员手动将多个物理端口加入到一个聚合组中,并通过配置来实现流量的负载分担。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配置简单,缺点是需要手动管理,灵活性较差。
C. 手工主备模式
错误。链路聚合通常没有“手工主备模式”这一标准术语。链路聚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带宽和实现负载均衡,而不是简单的主备切换。如果需要主备切换,通常是通过其他技术(如VRRP)来实现。
D. LACP模式
正确。LACP模式是一种动态链路聚合模式。它通过协议自动协商,将多个物理链路动态地组合成一个逻辑链路。LACP模式的优点是灵活性高,能够自动检测链路状态并动态调整聚合组的成员,同时支持负载分担和链路冗余。
四、扩展——链路聚合的常见模式
- 手工负载分担模式
- 特点:由管理员手动配置链路聚合组的创建、成员接口的加入以及活动接口的选择,不启用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所有活动接口都参与数据转发,分担负载流量。
- 优点:配置简单,适用于对端设备不支持LACP协议的场景。
- 缺点:灵活性较差,无法自动检测链路状态变化。
- 流量分担方式:可以平均分担流量,也可以通过配置成员接口的权重实现非平均分担。
- LACP模式(动态聚合)
- 特点:启用LACP协议,通过发送LACP报文与对端设备交互信息,协商确定活动接口和非活动接口。活动接口用于转发数据,非活动接口作为冗余备份。
- 优点:灵活性高,能够自动检测链路状态变化并动态调整聚合组的成员,提供更高的链路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 缺点:配置相对复杂,需要对端设备也支持LACP协议。
- 流量分担方式:支持多种负载分担算法,如基于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等。
- 静态LACP模式
- 特点:介于手工负载分担模式和动态LACP模式之间。Trunk的创建和成员接口的加入由手工配置完成,但活动接口的选择通过LACP协议报文协商确定。
- 优点:结合了手工模式的稳定性和LACP模式的灵活性,能够更好地控制聚合组的成员接口。
- 缺点:配置复杂度介于手工模式和动态LACP模式之间。
- 手工主备模式
- 特点:一个聚合组包含两个成员接口,一个为主接口,另一个为备份接口。正常情况下,只有主接口转发流量,备份接口处于待命状态。当主接口故障时,备份接口接管流量。
- 优点:简单易懂,适用于对链路可靠性要求较高但不需要负载分担的场景。
- 缺点:不能充分利用链路带宽,仅提供冗余备份功能。